“三大法宝”助力公司首季“开门红”-ag真人试玩平台
2017年,是公司的管理提升年,全公司上下围着问题去,奔着管理来,撸起袖子干,打响了一场“向管理要效益”的宣言战。
一季度,公司甲醇日产量刷新了该公司正式运行以来的最高记录,双聚产量也分别达到了开年以来日均产量的历史新高,产品利润也均高于去年同期,实现了首季开门红。
法宝一:管理破题,找准发展锁眼
“目前,制约我们发展的瓶颈在管理,只有深刻认识到管理的短板,才能提高发展的质量和效率。”这是董事长刘培荣在管理提升讨论会上的话语。
从年初开始,公司以问题为导向,将管理提升作为实现各项工作目标的重要举措。领导班子成员纷纷下一线,与基层干部职工面对面剖析当前企业在生产组织、安全环保、成本控制、班组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不足。共召开16场问题研讨会,参会人员达400余人次,总结各类生产、经营、管理问题315项。为企业发展找出了症结,为管理提升统一了思想。
问题明晰,思想破冰,带动行动突围。在原有“波动就是事故”理念的基础上,公司果断提出了“隐患就是事故”“三违就是事故”的理念,不断强化考核,倒逼责任落实;将设备管理关口前移,积极推行点检制度,设立“点检示范中心”,提高设备管理预知预判能力;定期召开横大班分析会,实行生产任务日考核制,形成保产量抓落实的良性机制;先后对标美国空分公司、中煤榆横等先进企业,同时,落实对标到班组、到个人,人人定标、事事对标,在全公司形成了“追赶超越”的浓厚氛围。
从问题到措施,从大局到细节,公司管理提升挂图作战的鼓点就此敲响。
法宝二:创新领航,凝聚众创智慧
一季度,聚丙烯牌号由dfda7042向dfda7047的顺利切换,聚乙烯由注塑料hp500n向纤维料hp552r的成功转换,为公司鸣响了探索产品差异化发展之路的“双响炮”。
成功未必偶然。为进一步激发创新潜能,公司攥指成拳,集中技术骨干优势力量,先后成立产品结构性创新领导小组和27个技术创新小组,着力在产品高端化、产异化以及解决生产瓶颈、优化系统运行等方面进行技术革新。并在人力、物力、财力上给予大力支持,全力为技术人员搭建创新实训平台。
创新小组每周召开碰头会,每月召开总结会,及时通报创新项目在调研实施的进度及需要协调解决的问题。据产品创新小组成员介绍,为增加产品附加值,销售中心人员积极奔走在华北、华南、华东市场,走访客户、深入调研,详细了解当前聚烯烃市场情况及中长期发展走势,烯烃中心及时建立产品牌号库,技术开发部认真做好两个过渡牌号的质量备案工作,正是每个环节的全力以赴确保了产品地顺利切换。
独创只能行快,众创才能行远。为此,公司将“总经理奖励基金”作为激发众创激情的“孵化器”,其覆盖面不断扩大,从生产小改小革到管理方法创新,及时给予精神、物质奖励。1季度共发放总经理奖励基金7万余元,奖励68项技改/管理创新,累计表彰200余人次,调动了员工创新的热情,激荡起了企业创新发展的春潮。
法宝三:培训精准,激活内生动力
“这次技术员竞聘,每个中心都有技术员落岗,看来想要抓住机会还要靠真本事。”元月初以来,公司陆续在各中心开展的技术员竞聘让干部职工热议不绝。
据了解,针对技术人员业务水平参差不齐的现状,公司以竞聘来“赛马”,让优者上、劣者下。“通过技术员竞聘,激活了员工队伍的‘一池春水’,也暴露了我们在员工培训方面的不足。”总经理王会民在会上坦言。
为此,本着“缺什么、补什么”的原则,公司在提高培训的含金量上下功夫。从管理部室到基层中心,要求结合需求,定培训指标,定技能提升路径。同时,改变以往培训的“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邀请知名管理咨询师为管理人员送上管理素养提升“大餐”,为外委单位人员送上安全“叮嘱”,在hazop进展遇到困顿时,及时送上为期2天的hazop分析培训,同时,各中心的“小讲堂”也改变了“填鸭式”的授课方式,案例式、实操式、互动研讨式等“花式”培训也让员工参与培训学习的积极性越来越高。
走进仪表保运中心技术组,一张长方形白板成为该中心员工相互切磋技艺、取长补短的“共享平台”。班组成员都主动把自己在书本上学到的,在现场发现的,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解决的工作方法与员工进行分享。“如今,时刻进行充电学习成为了我们员工工作之余的新常态。”该中心副经理刘林宇高兴地告诉笔者。(张静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