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敏散文——《又是一年收麦季》-ag真人试玩平台
到了芒种前后,金黄的杏子散发着清香的气息,布谷鸟在蓝天白云里亦或是绿树浓荫里呼唤着,仿佛在用自己急促迫切的声音告诉人们,麦子熟了。麦田里,那一片片麦浪随风飘舞,黄澄澄的麦穗殷勤地点着头,劳作的人们干劲十足,小村庄里充满了丰收的喜悦。
麦浪滚滚金碧黄,农户弯腰收割忙。天边乌云遮碧日,唯恐阴雨抢收粮。又到了一年一度“三夏”时节当中最忙的麦收时节,麦收的时候对于农民来说最大的影响因素是天气。然而今年就遭遇了这种几十年不遇的“烂场雨”天气,人们只能从“老天爷”手里抢粮食,尽最大努力减少损失。还记得小时候每年三夏时节都能放十天的收麦假期,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三夏抢收这个词语除了在特定的地方用到之外,90后、00后对这个词汇已经是非常陌生了,麦秸垛、麦场、锄坑点种这些词汇,可能永远只能留存在记忆里了。
三夏抢收“痛并快乐着”。抢收之“痛”在于起早贪黑、在于烈日灼灼、在于麦芒扎身、在于不分男女老少齐上阵。在那个联合收割机还未大范围普及的年代,收麦是一项非常辛苦的劳动,从麦子成熟到收进粮仓要经过割麦、拉麦、碾场、扬场、翻晒、最后入仓,紧接着后面还要抢种秋庄稼。这种“痛”不是那些一点点太阳就要打伞涂防晒霜的“现代人”能够切身体会的。三夏抢收也并不是只有痛,相反,所有关于三夏抢收的回忆剩下的都是快乐,每个人在心里留下的记忆都是不一样的,小孩子留下的是麦秸垛打滚的回忆,青壮年留下的是全家老少齐上阵,共同完成抢收任务带来极大成就感的回忆,老人们留下的更多是看着麦浪再也不必担心忍饥挨饿的欣慰。
现如今,有了大型机械化作业,生产效率较之前明显提高了,人们也享受到了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带来的福利。现代文明,科技发展,人们逐渐舍弃土地,而去追求更高的利益。但却仍有一群人始终挂念着自己的土地,农忙时,不远千里回到老家照顾自己的农作物。人立于世,两件事读书耕田,有人无论走到哪里,走得多远,飞得再高,都没有忘掉自己的土地。土地承载着一切,填饱了人们的肚子,让一代又一代的炎黄子孙茁壮成长。
又是一年麦收季,风吹麦浪,让幸福与奋斗的味道充满心间。虽然收麦子需要历经辛苦,但对于辛勤劳作的人来说也是一件充满希望和感慨的事情,在这个过程中,人们不仅收获了丰富的物质财富,还体会到了劳动和团结的意义,更重要的是拥有了一种感恩与成就的情感体验。(赵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