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瑞芳随笔——《想念的碎片》-ag真人试玩平台
一直想写写文字怀念一下,却迟迟没能落笔,大概是端午节到来的缘故,想念的心情就越发迫切。因为太多太多的想念,记忆的碎片就像奔涌的海水一样涌入我的大脑。
老爸已经80岁了,他是一名退伍军人,我家的门上有政府颁发的“光荣之家”的牌匾,每每回家都由衷地骄傲,对,我家有个了不起的“小老头”!
我在军区化肥厂的家属院长大,院子里好多人家的家具都出自老爸的设计 制作。顺着锯木头的声音我总能找到老爸,爸爸总是耳后夹着一支铅笔,一手木材一手推刨的样子,爸爸的手艺很好,所以我便常“依仗”着老爸的手艺混吃于百家。小时候最快乐的事情就是坐在家属院围墙上面等老爸下班,坐得高高的我远远就可以看见下班的老爸,我麻溜地顺着院墙外的柿子树下去截住老爸坐上他的二八自行车,爸爸都会带我去操场兜一圈,遇到卖冰棍的。买个冰棍。那时的冰棍有2分钱和5分钱的,爸爸总是给我买5分钱的,但他却不吃,只看着我吃,我让他吃,他也只是象征性地抿一下却舍不得咬一口,他总是把好吃的留给我,因为那个年代冰棍对我们就是好吃的。即使是我长大后,爸爸也总会把别人给他的糖藏在我的枕头下,妈妈总是说爸爸“偏心眼”。
工作后总会听到别人对老爸的称赞,“小郭,机修分厂的大门是你爸设计的,你爸好厉害!”“小郭,你爸给他们分厂的老设备进行了改造,开表彰大会了,你爸真行!”哥哥说:“咱爸就没有不会的,啥都能整个明白”。化肥厂的光荣榜还张贴着一张老爸带着近视镜绘图的工作照和带着大红花受表彰的照片。老爸60岁退休又被机修分厂返聘,一直干到70岁才“解甲归田”。
后来,我随着老公到了蒲城工作,回家走高速也得7个小时,怕老爸他们担心,所以每次回家都不会提前告诉他们,但是每次回去老爸老妈好像都能得到“风声”,提前有所准备。
“妈,你咋知道我们要回来呢?”
“你妈说她梦到你要回来呢,早上一起床就让我去买排骨,我都给你炖好了。”
“那要是今天我们没回来呢,可咋办?”
“那你爸就会把排骨放起来,等你回来再吃”。
再平常不过却宝贵至极的东西就是爸妈满满的爱。每次离开家爸妈都会早早起床给我包饺子,妈妈说:“出门饺子,回家面!”图个吉利,所以就算吃不动我都会多吃几个。每每离开我都会忍不住地哭,后来离别的次数多了我也逐渐适应了,哭得少了,倒是他们哭得次数多了,我知道那是因为父母老了。开车绕着小区出来路过必经之路——俱乐部,无意一撇,再次看到爸妈,我的泪水夺眶而出,以后每每到这里我都会刻意搜寻,知道他们一定会追到这里,不舍无奈也成了我生活的一部分。
前几天,看到童年小伙伴发的“朋友圈”,是老军区机修分厂发行了一本关于父辈的书,书中记录了他们年轻时的工作事迹,其中就有一篇写我老爸的文章,我读了很是激动。
现在,“小老头”个子也不再像以前挺拔了,背也陀了,可在我心中他依然是座大山。(郭瑞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