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史小故事]——《新四军涡北反击战两路歼敌》-ag真人试玩平台

发布日期:2021-05-18 07:37 来源:人民网 作者: 浏览次数:次

1944年9月,彭雪枫不幸牺牲后,由张爱萍接任新四军第四师师长兼淮北军区司令员,韦国清为副师长,邓子恢、张震、吴芝圃原职不变。他们率部转战在徐州以南、津浦路东西的广大战场,连续作战,收复失地,为夺取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做出了贡献。

10月中旬,国民党顽固派、暂编第一军军长王毓文听说彭雪枫牺牲的消息后,以为有机可乘,急忙率其手下的骑兵第八师、暂编第十四师、暂编第三十师以及地方部队约4万人,兵分两路,向新四军四师扑来,涡北反击战就此打响。新四军四师主要领导召集团以上干部会,分析研究敌情,决定先吃掉北路进犯之敌,再消灭王毓文。

北路之敌是国民党顽固派杨昆山、胡塞如的“苏鲁皖挺进军”,其头目杨昆山抗战前是砀山一带有名的大土匪。全面抗战爆发后,他联络数百名土匪,自认司令,后与王毓文挂钩,当上了苏鲁皖挺进军司令。“苏鲁皖挺进军”第二十八纵队、第二十九纵队等部共约1万人,从安徽省涡阳、蒙城地区向淮北抗日根据地进攻。新四军很快就打退这股敌军的数次进攻,并予以重大杀伤。但杨昆山、胡塞如在王毓文的威逼下,硬着头皮继续和新四军对峙。

在副师长韦国清的率领下,新四军四师九旅及师骑兵团,经过3小时的急行军,悄悄到达杨昆山部驻地陈娄、李娄、杨娄。在韦国清的部署下,新四军二十六团在北设下口袋阵,骑兵团在南北追击,二十五团从南向西前进。

半夜,敌人正在呼呼大睡,突然枪声大作,听到有人喊:“新四军来了,快逃啊!”“弟兄们,快向南逃啊!”于是敌人抓起枪就向南面跑。此时,新四军二十五团留小部分打扫战场,大部分尾随敌人追击,将敌人驱赶进入包围圈。经过三个小时左右的“追击”,敌军完全进了新四军的“口袋”。此时天已大亮,不少敌军烟瘾也上来了,个个面色灰白,全身散了架,有的躺在田埂上,枪都扔到了一边。韦国清在望远镜里看到敌人的狼狈样,立即命令部队把“口袋”扎紧。战士们冲到敌人面前,不费吹灰之力,将杨昆山部全部生俘。

南路敌军指挥王毓文听到杨昆山部被歼的消息,吃惊不小,急忙指挥部队渡过涡河,向砀山进攻。当他的先头部队骑八师向芒砀山、保安山我十一旅阵地进攻时,遭到埋伏在永城、郡阳的新四军四师七旅、九旅的截击,与此同时,八路军冀鲁豫军区王秉璋率三个团,越过陇海路,支援四师。王毓文见势不妙,率部南撤。逃了半小时后,新四军一个营插入敌军后方,直驱王毓文的指挥部。激战一小时,王毓文的军部被歼,王毓文发现其军部被新四军“包围”,吓得面如土色,惊慌之中,他竟脱下将军服,装扮成普通士兵,扔下部队潜逃。

军部被打掉后,敌军三个师两万多人如无头苍蝇,到处乱窜。新四军乘胜追击,黄昏时分,发现敌军第十四师一个营躲在永城西的一个水塘边休息。新四军七旅十九团赶到那里,敌军营长根本没想到新四军进兵如此神速,还以为是自己人,随口问:“你们是哪个部队的?”

新四军战士答:“胡田大队!”话音未落,敌军营长就跪在地上求饶说:“新四军饶命,兄弟们,快放下武器,我们碰到胡田大队了!”

敌军为何如此害怕胡田大队呢?胡田大队就是新四军七旅十九团。1939年八路军南下,派一个大队到了淮北,他们在队长胡炳云、政委田维扬的带领下,在泗洪、洋河一带打了三次硬仗,消灭日伪1000多人,敌人损失惨重,非常惧怕这支队伍。后来胡田大队驻洋河镇三年,日伪军竟从未敢踏入洋河镇半步。抗日根据地军民为此还变了顺口溜讽刺敌人:“天不怕,地不怕;就怕新四军胡老大,胡老大一到头搬家。”

两万多敌军风闻胡田大队到此,只恨爹娘少生两条腿,没命地逃。为了不使骑八师漏网,新四军骑兵团团长周纯麟带领部队马不停蹄地追击,一口气追了200里,在永城、涡阳交界的麻琢集上,追上了顽军骑八师。周纯麟命令部队在马背上架起八二追击炮,轰乱了敌人,然后一阵猛杀猛砍,全歼了顽军骑八师。与此同时,敌暂编十四师、暂编三十师被新四军七旅、九旅、十一旅围歼在酂阳地区。

此次战役,从10月14日打响至25日结束,新四军共歼国民党顽固派军队15000余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1门、掷弹筒44具、重机枪19挺、轻机枪63挺、步马枪852支、短枪49支;新四军牺牲4人,伤225人。涡北反击战结束后,新四军拔除日伪、顽军据点36处,控制了东起津浦路、西至商毫公路,北至陇海路、南达涡河的广大地区,解放人口250万,建立起8县抗日民主政府,基本上恢复了三年前的豫皖苏根据地。新四军军部来电对四师提出嘉奖。(来源:人民网)



编辑:管理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