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员工天地 文苑拾萃

程欣欣散文——《那些年,那些味儿》-ag真人试玩平台

发布日期:2021-02-08 09:46 来源: 作者:程欣欣(热力中心政工员) 浏览次数:次

小时候,最憧憬的事情就是过新年。因为过年的时候,不仅可以穿上新衣服、收到压岁钱,还可以吃上美味的佳肴、打上大红的灯笼。过年,不仅仅是一个传统的节日,更是家人们一年来的精神寄托,希望来年的日子更加红红火火。随着单位春联的书写、窗花的展览,年味儿也渐渐变浓,将我的思绪拉回到那些年的那些时光……

腊月二十二 备年货

“东西吴槐,甘董坡妳。”在我们家那儿,每逢阴历的二和六,家家都要上街赶集。到了接近年关的腊月二十二这一天,村子里近乎“万人空巷”。一大早起来,冲个鸡蛋花,泡点馒头,匆匆吃过早饭,人们便纷纷带着孩子们赶往七里八乡唯一的一个集市,开启年关的第一道模式——置办年货。上街赶集前,母亲总会准备上两个大的蛇皮袋子,一个用来装瓜果蔬菜,一个用来装年画、春联等七零八碎的小东西。往常,过了柳叶桥,还得再走上1里路,才能看到零零散散摆摊的人,然而到了这一天,刚过桥,就已经看到紧密相连的摊位了。有卖蔬菜瓜果的,有卖春联年画的,有卖鞭炮烟花的,有卖特色小吃的……品种齐全,种类繁多,让人看的眼花缭乱、目不暇接。“洋火洋碱洗衣粉,苏打碱面带奶粉”“香油调货辣子面,年头不买年上没”,吆喝声、欢笑声、鸣笛声,声声入耳,震天动地。一眼望去,整个街道水泄不通、沸沸扬扬,一派热闹非凡的景象。

腊月二十三 大扫除

每年接近年关的时候,有一件事是无论如何都不能省掉的,那就是大扫除。在腊月二十三小年这一天,家家户户都在忙着大扫除。扫除即扫尘,除旧布新的意思。每逢这一天,在母亲的带领下,我们三兄妹早早换上旧衣服、带上帽子,开启了一年来的大扫除模式。母亲和大哥两人负责将楼上楼下房子里的床板、衣柜、电视、茶几、钟表等大大小小的家具家电统一搬到院子里,然后对屋里屋外的墙面、墙角等犄角旮旯一一进行清扫,我和二哥主要负责将家里所有的窗户擦洗干净。“擦窗户是有讲究的,光拿湿抹布擦一遍是不行的,要干湿结合……”母亲做事非常地细致严谨,每每擦窗户前,总是先给我们细细叮嘱一番,生怕我们擦不干净,做不到窗明几净。结束了一天的劳动后,还要迎接母亲的大检查,检查通过后,才能吃饭,通不过继续擦,直到达到标准为止。

“大扫除,就是要扫去一切的‘霉运’‘晦气’,来迎接崭新的、美好的一年,所以一定要认真对待。”母亲的这句话,我至今记忆犹新。

腊月二十四 蒸花馍

馒头,人们亦称之为“蒸馍”,从腊月二十四这一天开始,左邻右舍的阿姨们会相互帮忙团坐在一起蒸馒头。通常是三家商量好,今天在你家,明天在我家,后天在她家,通力合作。凝水、箩面、制酵、揉面、捏形、醒馍、蒸制,整个流程制作下来,几乎得花上一整天的功夫。最花功夫的便是制作环节,需要提前准备好剪刀、梳子、筷子,还有各种颜色的豆子、大小红枣等物品。捏出来的花馍,造型各异,活灵活现。有的像一条鱼,象征着‘年年有余’;有的像一只老虎,代表着子孙们来年个个‘虎虎生威’。每一个栩栩如生的花馍,都代表着心愿,寄托着希望。令我最为难忘的是醒馍环节,为了节省时间,制作好的花馍通常要放在热炕上醒。醒馍的难度不亚于制作,因为要保证不能醒过火,一旦醒过了,馍的表面就会出现裂痕,严重影响它的“颜值”。每年这个环节是由我来负责的,我坐在炕上,要根据炕不同位置的不同热度来来回回翻看着、调整着馍的位置。记得有一年由于看电视看得入神而忘了照顾这些‘小家伙’们,结果有好多都不同程度的‘造反’起来——出现了裂痕,因此我还挨了母亲一顿揍。

正如《舌尖上的中国》栏目中曾讲到的:“花馍代表的是一种语言文化,有声无声地在传承着一种真情,传承着‘母亲的艺术’”。

腊月二十八 搭油锅

说起“油锅锅”,很多人应该不陌生。

每年到了亲戚家,我和哥哥们最喜欢吃的就属“油锅锅”了。我发现每家做出来的味道都不一样,有的是甜的、有的是咸的、有的是酥脆的、有的是香软的,不但味道各异,形状也是‘千姿百态’。在腊月二十八这天,我们家五口人齐上阵,母亲负责和面、揉面,我跟哥哥们负责做“油锅锅”。怎么做呢?首先是将揉好的面切成长方形状,中间开一条口,再围绕切口进行翻转套圈,套的圈数越多,它的姿态会越美。有时候也会将它拧成麻花状、三角形状、菱形状,我们三人天马行空,相互比拼,做出来的“锅锅”形态五花八门,而且非要缠着父亲评判高低。待父亲将油锅里的“锅锅”捞起来,还未等晾凉,一旁的我们早已按耐不住,直接对它们展开强攻。

这一天,除了“油锅锅”外,我们家还会油炸一些红薯、豆腐,作为春节期间的配菜。

大年三十 包饺子

大年三十除夕夜,可以说是年味最重的一天,也是最为讲究的一天。在这辞旧迎新的日子,我们一面欢度佳节,喜庆丰收,一面洗澡更衣、打扫卫生。这一天除了要贴窗花、贴对联、门神外,还要包饺子。包饺子的时候,还要包上1只带有硬币的,在大年初一早上,谁要吃到了带有硬币的饺子,预示着在新的一年里会吉祥如意、心想事成。记得2005年的大年初一,正在备战高考的二哥吃到了那个带有硬币的饺子,“今年咱家老二一定能金榜题名!”“提前祝你考个好大学!”全家人乐呵呵的纷纷将祝福送给二哥,那年,二哥也如愿考上了大学。吃完年夜饭,全家人围着炉子,坐在一起观看春节文艺晚会,幸福极了。

年的脚步越来越近,载着儿时记忆中的年味儿缓缓盛开,带着飘香的回忆溢满心间。(程欣欣)



编辑:管理员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