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生活

员工天地 文苑拾萃

忆想当年麦收时-ag真人试玩平台

发布日期:2019-06-18 14:47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次


1560840220418225.jpg

“田家少闲月,五月人倍忙。夜来南风起,小麦覆陇黄……”端午节回老家,望着收麦的机械化场景,白居易的《观刈麦》 悄然就浮上了心旁。时移事易,而今的忙收景象虽与传统的农耕农忙相比有了质的变化,却能在经历过的人心中激起千层浪,让其充分汲取颗粒归仓和童趣无限的诗情画意。

随着时代的进步,颗粒归仓在城里人、甚至大多数久居农村的当代人眼里都没了分量,并且显得格格不入,但在上世纪食不果腹、用度紧缺的八九十年代却是大家的“口中宝”。

五月是麦收的季节,同时也是多风多雨的季节。每到麦黄时,农民们便早观夜望,跟随天气变化计划着刈麦的最佳时刻。收割太早,部分麦子太青,遇上大雨容易发霉折量,如若太迟,则容易赶上“劲风惹人恼”,一夜卖落地的场面,让人们不得不在接下的一年中勒紧裤腰带缩食节衣。

因为家里没有壮劳力,我们姐妹仨也像男孩子一样被大人们使唤着下地劳作。大人们用镰刀在前面割麦,并按分量累放成堆,我们仨则在后面抱起码好的小垛往架子车上装,装到和架子车一样平时才能和父母调换“工种”。他们随后会合作着看怎样才能装的更多,又不易倒车,以减少来回奔波的次数。按我们姐妹仨的进度,等到车装满时,我们的小垛也就被清完了,于是大人们会将装满麦子的架子车拉回离家最近的“场院”,准备进入晒晾及后期的碾粒工序。我们则留在地里“守麦”,一则用笼子拾起散落在麦茬间的麦穗,二则看好未割完的麦子,以防有外村人来拾麦偷麦穗。

当年的麦收景象拼接起来无疑是一副壮美的年代画卷,大人和孩子总能和大自然亲密接触,和春播秋收深度交融,是真正意义上的合作保收度岁月,简单和谐而富有诗意。

“同学们!为了保证今年冬麦颗粒归仓,咱们小学生也要回家帮大人,今天开始放‘忙假’,记得回学校时每人交粮2斤,一定不能在自家麦仓里揽哦……”

每年农历五月,地方学校都会根据农耕的时节差异,不约而同结合学校课程,给孩子们放“忙假”,比便为家庭缓解劳动压力。而当时的忙假并不亚于当今的法定假日,只是如今人们习惯于选择携家出游,探视自己圈子之外的世界,而那时,则是实实在在的贴近生活,和生活的零距离接触。

忙假往往是从父母的“忙”中嵌入的,似乎那会的孩子都懂事,一回到家就会放下书包投入到父母的工作中,或帮做饭、或帮拿农具,年龄大一点的男孩就像顶梁柱一样同父亲撑起大半边天,没人在乎太阳是否炙热,农具是否粗糙。当然,每个年代都有调皮捣蛋的个例,他们懒于和太阳直视,害怕麦茬、麦芒的“扎心”,便古灵精怪的躲在没人的地边偷偷用剪刀剪下别人地里饱满的麦穗,或悄悄潜入夜深人静的“场院”偷揽夹杂辗扁嫩粒的“成品”。然而,他们的小“伎俩”总能被久经“沙场”的老师们一一识破,最后付出交粮加倍,并且要在班长监督下完成的代价……

时光荏苒,岁月如梭,如今散落在地的麦穗再也勾不起了大人们的兴趣,机械化的忙收场景中也似乎再也融入不了孩子们的镜头,然儿时的忙收画面却历历在目,像烙印一样雕刻心底,让经历过的人回味无穷,让没经历过的后代们听后向往不已……感谢经历!(陈蕾蕾)




编辑:admin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