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秦都市报:14年间 我们一起走过——这家国企争创世界一流 它的名字叫陕煤集团-ag真人试玩平台

发布日期:2018-12-29 09:35 来源: 作者: 浏览次数:次


三秦都市报 2018年12月28日 2版

14年间 我们一起走过

这家国企争创世界一流 它的名字叫陕煤集团

2004年2月21日,这天的陕煤人,都不会忘记一起度过的那个难忘一天,这是一个值得纪念的日子。刚刚走出生存困境、沐浴煤炭市场回暖阳光的9家陕西国有重点煤炭企业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决策部署下走到了一起,陕西煤业集团公司宣告成立。

两年后的2006年6月30日,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与省内三个大型煤化工企业按照现代企业制度重组成立了特大型能源化工企业,陕西煤业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陕煤集团)应运而生,直到2011年,陕钢等企业又加入大家庭,陕煤集团逐步壮大。

大数据看14年改革发展变化

在过去的14年时间里,煤炭行业每天都在发生着变化,无论是“黄金十年”还是“煤炭寒冬”,陕煤人始终不忘初心,肩负使命。

2004年59.7亿元,2010年515.7亿元,2017年2600亿元,这是一组涨幅跳跃的数字。记者在陕煤集团14年间的营收数据中看到,从成立之初的59.7亿元到千亿元目标,陕煤集团整整用了9年时间。在2012年后,陕煤集团营收迈入“千亿俱乐部”,2016年和2017年,均突破2000亿元大关。

在陕煤集团营收、煤炭产量、职工收入等数据中显示,2012年-2017年,各领域均已迅速走向快车道。在《财富》500强的位次中,从2015年的首次挺进,到2018年位列榜单294位,三年时间,位列前移122位。

在各项数据不断增长的背后,是陕煤集团14年来通过投资新建、收购兼并、资产划转、内部重组等多种途径,形成了“煤炭开采、煤化工”两大主业和“燃煤发电、钢铁冶炼、机械制造、建筑施工、铁路投资、科技、金融、现代服务”等相关多元互补、协调发展的产业格局。

在陕煤大家庭中,“煤二代”“煤三代”大有人在,许多人的祖辈、父辈年轻时为了生活而选择投身煤矿。但对于许多80后来讲,他们是带着新技术、创新来到煤矿,希望自己在团队里,做个有过去被验证,有未来可被期待的人。

记者了解到,随着煤炭企业的快速发展,职工收入节节攀高,煤矿工人回流形成了一种趋势。尤其是最近几年,很多大煤矿招聘新员工都是本科起步,技术性人才占比较高。从陕煤集团职工收入大数据中看到,2004年,职工收入仅为1.19万,如今,平均收入已达7.5万元。

同时,煤矿企业的环境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晴天一身煤末子,雨天两脚泥腿子已不复存在,低矮陈旧的棚户区被高楼林立的现代化小区所取代,矿区环境焕然一新。矿山不像矿山,倒像是走进了公园,清新的空气、绿地如荫、绿树红花。

插上科技创新翅膀走改革之路

经过对自身资源和内外环境的全面审视,对新能源革命和新经济趋势的深入洞悉,陕煤集团提出了“以科技和资本为驱动,去杂归核,错位创新,努力把陕煤转型成为一个煤炭优势明显,能源和材料主业突出的错位多元企业”的新发展战略。

在陕煤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杨照乾的“改革经”里,插上科技创新的翅膀,传统产业一样可以创造新业绩,焕发新活力。

按照杨照乾的设想,在未来的发展中,以煤起家的陕煤集团,不再拘泥于挖煤、卖煤,而是向新技术、新能源、新材料领域跃进。也正是按照这个思路,陕煤集团通过智慧矿井建设、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110-n00采煤工法等举措,提高矿井的智能化装备水平和矿区循环经济建设。在黄陵矿业,国产综采装备智能化无人开采技术早在2015年得以应用,这项技术在国内率先实现了地面远程操控采煤,填补了我国煤炭综采工作面智能化无人开采的空白,已达国际领先水平。也就是说,在黄陵矿业,工人们已实现穿着西服、打着领带,在地面上操控系统进行采煤。

在距离黄陵矿业500公里外的神南矿业公司,与何满潮院士团队合作研发的“110”工法和“n00”工法,实现了无煤柱自成巷开采,成果水平已达国际领先,并被誉为我国矿业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探索。

在化工方面,新一代甲醇制烯烃(dmto-ⅱ)工业化技术开发项目取得重大进展。记者获悉,dmto-ⅱ是陕煤集团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入选2010年国家十大科技进展的新一代甲醇制取低碳烯烃技术。dmto-ⅱ技术的工业化,对于保持自主开发的煤制烯烃技术的国际领先地位,发展新型煤化工产业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在今年7月,陕煤集团又传来好消息,自主研发的煤热解技术通过由中国石油和化学工业联合会科技成果评审鉴定会鉴定,100万吨级的技术工艺包正在编制之中。我国低阶煤资源丰富、分布广泛,具有挥发分高、灰分低、化学反应性好等特点,非常适合通过煤热解技术进行分质综合利用,且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显著。目前,陕煤集团在榆林规划的煤炭分质利用制化工新材料示范项目已经启动,热解作为分质利用的重要环节,将为整个项目的顺利实施提供技术支撑。

近日,记者从冶金工业规划研究院举办的“2019中国和全球钢铁需求预测研究成果、钢铁企业竞争力评级发布会”上获悉,陕钢集团由中国钢铁企业综合竞争力b (优强)上升至a(特强)行列。记者了解到,从亏损到盈利,陕钢集团走过了艰辛而又漫长的6年历程。2017年上半年,陕钢集团营收248亿元,实现利润1.23亿元,一举扭转了近6年的持续亏损局面。在这6年时间里,无论是面对亏损,还是迈入中国钢铁企业a行列,陕钢人从未轻言放弃。钢铁市场的波谲云诡、变幻莫测并没有打倒这支坚如磐石的钢铁团队,而是在陕煤集团这个大家庭里拼搏历练、茁壮成长。

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陕煤集团还在新材料、新能源等领域产业寻求突破。纳米流体吸能材料、三元锂离子动力电池、银纳米线透明导电薄膜等一批新能源、新材料产业蓬勃兴起。

科技创新支撑着陕煤集团不断打造竞争利器,持续提升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大量的科技成果就地转化,一批新型产业蓬勃兴起,延伸了产业链和价值链,产生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安全效益和生态效益。

改革转型之路发展步履铿锵

陕煤集团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煤炭黄金十年”结束后的2014年,煤炭、化工、钢铁产品的价格走低,集团发展遇到了前所未有的困难。怎么办?陕煤集团董事长杨照乾在干部大会上表示:面对困难,唯改革者进,唯创新者强,唯改革创新者胜。

记者获悉,按照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总体要求,陕煤集团贯彻落实国务院关于钢铁、煤炭行业化解过剩产能实现脱困发展的意见,淘汰落后产能,推进企业转型。2016年底,已完成关闭18处矿井和1座炼铁高炉,共退出煤炭产能1815万吨、钢铁产能60万吨。在“去产能”中努力做好相关职工安置工作,建立了富余人员分流安置长效机制。

大家都知道,“去产能”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怎么去?从哪去?为此,陕煤集团先后易地易业分流安置富余职工近5万人,到陕北新区、彬黄西区进行二次创业,主导了省内工业企业最大规模成建制划转迁徙工程,保证了企业的稳定。在淘汰落后产能的同时,利用“存去挂钩”的产能置换政策,通过企业内部筹集置换指标,落实省内6市所属关闭矿井产能的置换,在以“旧”换“新”的产能置换道路上迈出了坚实的一步。

在国家深入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大背景下,陕煤集团利用国家债转股政策,积极与金融机构对接落地债转股资金454亿元,有效减缓了企业短期债务刚性偿付所带来的资金压力,降低短期债务违约的风险。

通过一系列的改革转型举措的实施,让陕煤集团打赢了“生存保卫战”。据统计,2016年、2017年陕煤集团分别实现利润30.01亿元和105亿元。

对于未来,杨照乾告诉记者,陕煤集团有信心、有能力、有条件在未来一段时期,把陕煤从一个传统能源企业打造成为具有世界影响力的清洁能源供应商、新材料与高端制造服务商,走出一条“以煤为基、能材并进、技融双驱、蜕变转型”的发展路子。

从跟跑,并跑,再到领跑。

如今,陕煤集团正成为能源行业冲出“经济洼地”最有力的引擎。

梅方义 钱锴 文/图 本报记者 王媚




编辑:admin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