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亲的花灯-ag真人试玩平台
年年有今日,岁岁有今朝。元宵节,又是一个充满念想的日子,在岁月的长河里游走,无论到了哪里,在干什么,始终念念不忘的是儿时每逢元宵节,母亲亲手为我做的那盏花花绿绿的纸花灯,那盏永不熄灭,悬挂在心灵深处,明亮又耀眼的心灯。
元宵节是每年春节之后又一个盛大的传统节日,这一天,各地区因传统习俗的差异,人们用各种不同的方式向新的一年发表着最后的祝词:吃元宵、闹花灯、猜灯谜、耍龙灯、踩高跷、舞狮子……而在我的家乡,人们大多是通过陪小孩“挑花灯”的方式来庆祝这个节日的。每年大年初二,街上便陆陆续续出现了五彩缤纷,鲜艳夺目的花灯,在选购好了之后娘家的亲戚们都会给女儿家的小孩送去花灯,寓意是希望嫁出去的女儿以及女儿的小孩能够平平安安,把日子过得像花灯一样红红火火,圆圆满满。
儿时,每逢正月里,最期待的就是那“千门灯火夜似昼”的夜晚,在一阵阵爆竹声中,玩伴们挑着大花灯,微微扬起的脸上充满着各种欢快的表情,而我,似乎成了灯海里最耀眼的那一个,因为只有我的花灯是最特别的,那是母亲精心为我做的,它可以按照我的要求每年都变换着不同的样式和图案,并且母亲只做给我,因此,我被灯童们荣誉的封为“灯大王”。那时,小伙伴里最嫉妒我的一个人就是我的弟弟,当然,他也是我当时最大的“敌人”,他为了发泄自己没有“大王”纸花灯的不满情绪,时常躲在暗地,用弹弓加石子将我的花灯“扫射”的千疮百孔。有一次,我哭得像个泪人儿似得去告状,母亲语重心长的对弟弟说:“娃儿,妈妈可以在你身边一辈子守着你,可是姐姐就不一样了,你姥姥说过,只要每年元宵节时给女娃儿做一盏纸花灯,等她长大出嫁后就会照亮回娘家的路”。话罢,我的弟弟竟哭闹了起来,好像要把多年的委屈都哭出来一般,母亲在一旁教育着他的不懂事。其实,只有我知道,他撕心裂肺的哭声并不是在表达自己没有漂亮纸花灯的不满,而是母亲不经意的一番话刺激到了他幼小的心灵,他伤心的是不知道在未来的哪一天,她的姐姐会离开他,不再和他一起生活,他只是羞于表达。自那以后,他在我面前变得乖巧了不少,他再也没有跟我抢过纸花灯。
多少年之后,我每年都会在元宵节时一如既往的收到母亲为我做的纸花灯,一直到三年前,花灯的材料才开始变成了丝绸。那时,她患上了眼疾白内障,前前后后做了三次手术。由于纸花灯需要用白纸涂色,绘画,裁剪,眼睛不好的人制作起来极其困难,为了延续给我送花灯的愿望,她将纸换成了方便操作的丝绸,当我回家打开储物柜后,发现一个满满的包袱里面,都是她裁剪、缝制好的丝绸花灯。我对母亲说:“眼睛不好,不要再做手工活,好好养着,现在市面上卖的灯一个比一个漂亮,回头买回来给你看。”她说:“傻娃儿,你现在不比小时候了,没机会挑灯笼玩儿了,妈给你准备好了好几十年的丝绸灯,耐久,再说市面上多好多贵的灯,不是妈为你做的,再亮也照不亮你回家的路啊”。我瞬间泪崩。
今年春节后,我举着母亲的花灯返回了工作岗位,那是一盏大红色、鲜艳夺目的莲花灯。我把它挂在寝室里最显眼的位置,牢记着母亲在我离家前的千叮咛、万嘱咐:结婚的第一年,一定要让它在元宵节的夜晚亮起来,彻夜不熄灭。是啊,莲-连-联,母亲二十七年来做的所有的花灯一直铺向了我婚礼的殿堂,她希望婚后的女儿永远不要走远,希望花灯这次能真正的“照亮”女儿回娘家的路。(仪表保运中心:严婷)